第89章 改变_风起明末
笔趣阁 > 风起明末 > 第89章 改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9章 改变

  第89章改变

  影响一支军队战力的无外乎四点,后勤、武备、训练、思想。

  身为营兵,一应后勤都是由朝廷统一调拨。

  武备一样也是统一调拨,现在陈望基本没有什么办法解决。

  他没有办法花钱去购买军械,无论是火器还是刀剑,还是盔甲火炮。

  私买军械只要一经查出,便是直接以谋逆罪论处。

  陈望就算想买,也没有人敢卖。

  发展火器,攀升科技这一条路也已经被堵死,私造军械,一样是谋逆。

  而且现在陈望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盘,手底下甚至连一个工匠都没有。

  这一切都要等到日后形成了实际的割据之后,拥有足够的力量和筹码之时,才能够去做。

  要想建立起一支有别于这个时代的新军,那么最先也是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正是思想。

  当兵吃饷,拿钱卖命,这就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最为朴素和基本的思想,无论中外。

  很多人都认为明末之时就已经开始全面落后于欧洲了。

  但实际上这种观念,无疑是站不稳跟脚的。

  他们拿出各种所谓的资料,武器,来证明欧洲的先进,明末的落后。

  但是却是对于同时期的欧洲军队的表现闭口不谈。

  欧洲的某些火器在多年的战争确实在领先一些,但是却远远没有到形成代差的地步。

  明朝也并没有固步自封,工部的工匠很容易便仿制了那些火器,并开始运用于军伍之中。

  很多人以为的明末,明清双方拿着刀剑长枪,拿着少量的火绳枪,最多加上一点佛朗机炮和虎蹲炮相互交战。

  实际上的明末,明清双方大规模的列装火器,使用火炮。

  松锦大战,明清双方共列兵二十四万,其火力烈度远胜于同时期的欧洲陆军。

  到入关前夕之时,清军中拥有的红衣大炮数量已经迫近了百门,至于威力稍小一些的大将军炮之类的火炮自然也不在少数。

  全世界的火器这个时候都在嘭嘭的炸膛,炸膛并非独属于明朝的专利。

  使得排队枪毙战术产生的燧发枪,一直到十七世纪的末期,欧洲才开始大规模的列装。

  这个时期的欧洲还处于三十年战争之中,整个欧洲仍然是处于一片混乱。

  在明末这段时间,欧洲军队仍然充斥着大量的雇佣兵,甚至以其为主,其兵制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之下。

  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之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,属于胜利的一方。

  正是因为三十年战争,所以法国的陆军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陆军。

  但是在战后统计之时,他们却发现他们实际拥有的军队,甚至不到纸面上的军队的一半,吃空饷的情况极为普遍。

  武备、人数、各项物资分配情况皆是参差不齐,编制混乱不堪,衣着五花八门。

  甚至连统一的军服都没有,后勤保障体系更是一塌糊涂。

  士兵因为领不到军饷而像蝗虫一样,很多时候大肆劫掠,军纪败坏使他们毫无忠诚感可言。

  他们能够赢得战争,并非是因为他们更强,而是因为对手更烂。

  后人所划分的现代军队、近代军队、封建军队,划分的办法各有不同,众说纷纭。

  武器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,尤其是在后世热武器普及,且威力越来越大的时候。

  历史已经证明了,拥有誓死勇气的军队在武器存在代差的情况之下,根本不堪一击。

  但是一旦双方的军备处于同一水平之时,能够决定战争胜利的便变成了人。

  在这个时期,无论是明清还是欧洲各国,都是属于旧军的范畴。

  武备之间相差都并不太大,并没有存在代差的情况。

  能够影响战局走向的最大因素,正是军兵的勇气和意志。

  在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,最终能够一锤定音,还是最后的近战交锋。

  而近战交锋,便是最考验军兵勇气和意志的时候。

  脑海之中只想着当兵吃饷,只想着劫掠发财的旧军,他们的战斗力始终有限。

  戚家军之所以强盛,不仅仅是以为戚继光的赏罚分明,不仅仅是因为其对于军事的见解,火器的运用。

  更是因为戚继光深谙这个道理,深知思想对于军兵的影响究竟有多么的巨大。

  戚继光所做的凯歌,为戚家军的众人所传唱,在其后也逐渐成为其军的军歌。

  开口两句便是:“万众一心兮,群山可撼。惟忠与义兮,气冲斗牛。”

  最后则以“上报天子兮,下救黔首。杀尽倭奴兮,觅个封侯。”作为结尾。

  第一句万众一心,教导军兵应当齐心竭力,而后第二句以影响民间最深的忠义为切入点。

  最后以报效天子以及拯救万民,寻觅封侯,光宗耀祖为结尾。

  戚家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他就是一支具备着家国情怀,有着坚定的信仰,领先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新军。

  之所以能够血战不退,能够杀伤百众而自身不伤一人。

  正是因为他们有别于这个时代,领先了其他人整整一个时代。

 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在战场之上正面击败过戚家军,哪怕一次。

  陈望缓缓站起了身来,他的动作也引得了校场之中所有人的瞩目。

  两千七百人紧密的站在一起,实际上所占的地方并不大。

  陈望缓步走到将台的前方,那里新修了一处简易的发言台。

  发言台上有三个用铁皮捆扎而成的简易扩音器,确保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传入众人的耳中。

  “我是你们以后的营将,我是陈望。”

  陈望缓缓开口,他的声音随着扩音器的扩大缓缓的在众人的耳畔的响起。

  “我出身于辽东,世代军户,你们可能不知道辽东在什么地方,但是这没关系。”

  “我在崇祯元年当了兵,当兵吃粮,为的只是一条活路。”

  “我很清楚,你们也和我一样,只不过是为了找一条活路罢了……”

  陈望的目光在校场之中一众新兵的脸上游离着。

  校场之上,大部分新兵的脸上有了表情上的变化。

  他们确实只为了一条活路。

  单单只是生存下去,他们便已经是竭尽了权力。

  他们本来可以活下去的,虽然过的辛苦。

  但是只要想办法,咬着牙总是能够活下去的。

  但那些流寇过来,烧毁了他们本就简陋的房屋,抢走了他们的粮食。

  拿着刀枪强逼着他们走上了战场……

  今天暂时只有一章,实在抱歉。

  我感觉已经说了无数次抱歉了,明天要上架,状态好了一些。

  我承诺的是两万字的更新,因为上了三江。

  但是恐怕要食言了,但是我会尽力更新的,争取不差太多。

  要是差了字数,之后一定会补。

  希望各位一定要订阅一下,首订的成绩对一本书而言,至关重要

  前两天一共欠了八千字,先记下,新书期有一个盟主,是四千字,一共一万二千字,先欠下来,之后也一定去补。

  关于每章后续的史书记载,如果大家都不喜欢放正文,我可以放在作家说里面。

  如果觉得放正文可以,起点是两百字一算,我会保证史料记载不收取费用,卡着字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5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5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